《全文》
天地不仁,以萬物爲芻(ㄔㄨˊ)狗;聖人不仁,以百姓爲芻狗。
天地之間,其猶橐(ㄊㄨㄛˊ)龠(ㄩㄝˋ)乎!虛而不屈,動而愈出。
多言數窮,不如守中。
00:28:32
天地不仁,以萬物爲芻狗;聖人不仁,以百姓爲芻狗。
《註解》
1.「仁」:仁愛,(動詞)。「天地不仁」:天地無所偏愛。
2.「芻狗」:用草紮成的狗,古代祭祀之用,用完即丟,毫不愛惜。
3.「聖人」:取法天地自然之人。
《語譯》
天地不偏不私,把萬物看成芻狗一樣,任憑萬物生長,
而不加以絲毫造作;聖人效法天地之道,任憑百姓自己
發展,而不強加一點點教化。
天地之間,其猶橐龠乎!
《註解》
1.「橐」:音 ㄊㄨㄛˊ ;原意 “ 口袋”、“袋子” ;
又指 古代用牛皮作的的一種鼓風 吹火器。
2.「籥」:音 ㄩㄝˋ ;籥是遠古竹製簧管樂器 , 中國最早的竹樂器之一。
又說是;古代通風鼓火器上的管子。
“籥”同“龠”;甲骨文中的象形《龠》字可表明是 編管竹樂器。
3.「橐籥」:罩在筒子外面的叫 “橐”;筒子裡用來鼓動風扇者叫“籥”。
簡單說,就是現代的 〔風箱〕。
《語譯》
天地之間好比一座 風箱 ,風箱如果沒有人抽拉它,
它便靜止不動;但是它能生風的本性,並沒有失去。
如果一旦把它鼓動起來,風就汨汨而出了。
「汨」ㄍㄨˇ 與 「汩」ㄇㄧˋ
「汨」注音ㄍㄨˇ,右邊從『曰』,水流動的聲音或樣子,
又音ㄩˋ
「汩」注音ㄇㄧˋ,右邊從 『日』,水名,如〔汩羅江〕。
虛而不屈,動而愈出。多言數窮,不如守中。
《註解》
1.「虛」:虛空。「不屈」:即 不盡;不窮。
2.「動」:起動、運作。
3.「愈出」:指 生生不已。
4.「言」:指 聲教法令。「多言」:解釋為 過多的作為 。
5.「數」:意喻 屢屢、快速。「多言數窮」:指 政令繁苛,加速敗亡。
6.「中」:『可通『沖』;意即 虛空寂靜。
7.「守中」:抱持 清虛寂靜,無為無事。
《語譯》
「道」無情無為,只是順應自然罷了。
「道」或動或靜。
靜,雖 內容空虛,卻又無窮無盡。
動,則創造萬物,生生不息。
太多的施令教化,反而只會加速敗亡,
因此;不如守著原本就空虛寂靜的「道體」吧!
留言列表